如果提起三国演义中有哪些名将?人们一般都会说出几个,比如马超、吕布、关羽、黄盖、赵云、张飞等等,这些名将中,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得以善终,有的被俘后遭杀害,有的病死,而张飞是个例外,却因为自已的性格脾气所致,惨死于两个无名小卒之手,令人扼腕叹息!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张飞之死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三国演义中张飞的经历。
桃园三结义张飞与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后,忠心耿耿跟随刘备。
但他的急性子,却多次险些坏了大事。
张飞兵器相见关羽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历尽艰险回归刘备时,急躁的张飞挺枪便刺,还辱骂关羽“忘恩负义”,让视忠义为生命的关羽愤慨不已。
连结义兄弟都忍受不了张飞的冲动之举,这是何等严重的问题。
可惜,张飞半点都没有改正自己的坏脾气。
张飞受命驻守下邳时,因曹豹没有听令尽情喝酒,被火暴脾气的张飞狠狠鞭打一顿。
曹豹当即联系女婿吕布报仇,很快拿下徐州这一战略重地,让刘备失去了刚刚稳固的根据地,再次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勇斗吕布以辅佐刘备为己任的张飞,因急躁冲动的一次行为,让刘备丧失了基业,教训极其深刻。
张飞并没有吸取教训,依然听任暴躁脾气随意发作。
关羽被孙权杀害后,报仇心切的张飞,要求范疆、张达三天内造十万白旗白甲,否则斩首示众。
无法完成任务的两位部将,心里非常害怕,于是夜里潜入张飞军中帐,割下他的头颅,连夜逃往东吴。从此一代名将殒落!
大意失荆州从“关云长大意失荆州”后,到“张飞惨死”,再到刘备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发动“夷陵之战”,最后被东吴陆逊用“火烧连营七百里打败,到“白帝城托孤”,这一段段演义故事,也标志着刘备集团从短暂的高光时刻走向了衰落,从此再也无力讨回荆州,更无实力争取天下!这一段也是刘备集团最悲情的一幕,以至于后人每每谈及此事时,无不叹惜!
夷陵之战白帝城托孤后人在分析这一系列事件中认为:关云长大意失荆州(注:这个事件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失败之因,众说纷纭),除去各种主客观因素外,关羽自负轻敌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张飞虽勇猛、耿直、忠诚,但脾气暴躁这个致命缺点,乜导致了悲剧的上演!
刘备一心报仇心切,头脑发热,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阻,做出了草率之举,才遭遇如此大的失败!
无论你有多么卓越,也万不可急躁冲动。
生气不如争气,脾气决定福气。
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遇事冷静处置,才能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远。也许正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吧!
一已之言,未必周全,还望批评指正!
(文中素材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