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家长反应孩子似乎是个慢性子,比如吃饭慢、写作业拖拉、做事磨蹭等,有的家长甚至都用上了“拖延症”,但孩子为什么喜欢拖延,很多家长却根本不知道。
刨除个体差异,孩子也是有共性的,慢性子的孩子都表现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气质,或是说性格。
6岁前我们用气质来形容孩子的行为模式,等到小学阶段我们更多的把它认为是孩子的个性品质。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孩子将会形成一个稳定的人格。对于12岁以前的孩子,这种性格特点是逐渐在养成的,孩子的性格里面有一部分是气质,有一部分是遗传因素所致,就象家庭密码一样,有的在不断地传递。一个人的气质特点更多地是来自遗传。
气质又分为四种类型。气质是不分好与坏的,慢性子的孩子的特点就是属于其中的一种气质类型——粘液型。粘液型的特点是冷静、沉着;情绪反应不大,慢而弱,有时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情绪反应出来,不能及时地、快的让对方感受到。在思维、言语方面也会慢些,这个慢也不是迟缓,跟智商没关系,只是在反应上表现出来的是遇到问题会多思考,从外表上看,有时更多地看到他们执拗的一面,而不是象我们所期待的做出及时的反应。
每个人都有九个气质维度。慢性子的孩子从出生慢慢会看出他的活动水平不一定很高,包括运动技能、活动量啊都不是特别大,也属于趋避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有时遇到事会躲在一旁观察并做思考,不会马上做出反应,自我防御会强些,这是优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对气质进行一个塑造,或者扭曲等。
第二:注意力。
有些家长说孩子很外向啊,但怎么还是这样的呢?表面上冲动,又表现出兴趣点非常广,可是你发现他的反应也不是很快,也就是说他真正完成一件事情的效率偏低,这个就极有可能是注意力的问题。
那么注意力也有几种:第一种是听觉注意,有一些孩子会表现为不是很听指令,如果家长告诉他说:“宝贝,我们要出门了,你要做什么?”有的孩子就没有接收到这个信息,或者接到信息并不能储存,他没有办法听进去,这就说明他听指令的专注力不够。第二种是不能有效地组织他的活动,也就是说这部分孩子的自控力很差。
自律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如果孩子年龄很小的话,他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第三种就是坚持性差。在他不能够坚持的时候他就会放弃,造成做事情没有效率,家长们就会感到怎么是虎头蛇尾,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情了。这也会造成感觉上是慢慢吞吞,一件事情要花很长时间去完成。
第三:视动统合、视动协调的能力差。
多数反映在吃饭的时候,表现在吃饭较慢,动手能力不强,拿勺子、筷子不利索,不能很好的完成,这种是由于能力造成的。当然有时因为行动能力不够,可能会中间跑了,又去干别的事情,学前的孩子常会这样。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拖拉是会表现在写作业方面,很可能是孩子动手能力差,有时也不是他先天就动手能力差,而是我们之前给孩子过度代替。
孩子独自做事的能力没有培养起来。
动手能力差也是现在的小孩普遍的现象。每个家庭对孩子都非常重视,动手能力就等同于让孩子画画,比如学前幼儿撕纸、捡豆子、或剪纸,都是训练孩子动手能力的。还有象用筷子、扣扣子、搭积木等,在年龄比较大的孩子,他拍球是否好,拍球好的孩子腕力得到锻炼了,同时又能锻炼他的视觉追踪,视动协调都能配合的好,这都是对孩子入学后写作业有帮助的。在5、6岁的时候让孩子做捏泥土等精细的游戏,多让孩子洗洗筷子,洗筷子也是双手的协调、配合。在我们想要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zia.com/jxzjg/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