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漫长的十月怀胎后,宝宝就会与妈妈从最亲密的状态分开。然而各位妈妈是否知道,宝宝出生的过程,实际上已经在向我们暗示他未来的人格特质。每个宝宝出生时就随身带了一份说明书,通过观察一个宝宝的诞生过程,可以大概知道宝宝的人格特质是什么样的。这样一来,妈妈们就可以以小观大,更加了解宝宝的脾气,从而可以更好地呵护和教育宝宝。
在妈妈的肚子里,可爱的宝宝们在羊水的包围中尽情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他们时而翻身,时而踢腿,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漫步。但是这样的日子是有尽头的,他们必须从妈妈的温巢中离开,来到外面的世界。就像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宝宝对外面的世界既好奇又犹豫。在妈妈肚里的10个月都是在黑暗中度过,宝宝难免对外面的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可是啊,宝宝也是犹豫的。虽然外面的世界吸引力很大,但是新鲜的东西同时会有陌生感,而陌生感带来的就是恐惧感,实际上宝宝对于外边的世界还是害怕的。况且,妈妈子宫里的幸福生活实在让宝宝舍不得啊!这可怎么办啊?在好奇与恐惧中徘徊,即将出生的宝宝注定需要妈妈的呼唤,需要妈妈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和引导自己。因为对于宝宝来说,这个期间最值得信任也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妈妈。
在妈妈分娩的时候,只有妈妈与宝宝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够让宝宝顺利来到这个世界。而在分娩的时候,妈妈肚子里的宝宝实际上已经知道此时此刻将要发生什么,也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了。
分娩之际,妈妈会向宝宝传送信息,告诉宝宝“宝贝,是时候出来了”。当然,这种信号不可能用语言告知宝宝们,而是有更好的办法。宝宝在妈妈子宫中的美好生活离不开羊水,一旦这些幸福水变少,宝宝就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了。当妈妈即将分娩时,随着羊水的不断减少,子宫中的宝宝会越来越感觉到原来的乐土变得越来越拥挤,拥挤到自己无法再停留。与此同时,宝宝会通过妈妈的心跳等感受到妈妈的第一波阵痛,这时宝宝便知道是时候离开了。一般来说,在接收到妈妈的信号后,宝宝就会开始执行自己的任务,同妈妈一起努力,使自己一点一点离开温巢。
大体而言,妈妈在分娩时宝宝的表现可以分为积极与被动两种。那么何为积极、何为被动呢?一般而言,在母亲分娩时,宝宝都会配合的,只是配合的程度有所不同。当宝宝顺利通过产道将自己的小脑袋露在外边时,积极主动的宝宝就会在毫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小手臂抽出来。当然,有些宝宝用的时间较长,有些宝宝则非常迅速,一气呵成,这也是重要的区别。另外一种宝宝就比较被动了,但被动并不代表不配合哦,他们也在尽自己的责任。当同样的情景出现时——脑袋已经从产道中伸出来了——这类宝宝不会自己“脱身”,而是等着外力的帮助。
说了这么多,下面就是各位妈妈最关心的问题了,宝宝不同的出生过程究竟体现了宝宝怎样的人格特质呢?
第一种宝宝,也就是在妈妈分娩过程中积极地靠自己的力量出生而又花费时间较长的宝宝,他们在此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独立,因而独立能力很强,在未来的成长中,喜欢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和挫折,而不依赖他人的帮助。这样的宝宝真是令人不得不爱,但妈妈们在发挥其独立能力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避免因过分独立而导致性格孤僻。
而另一种分娩时间短的速度型宝宝从出生就告诉我们,他是一个重效率的人。这样的宝宝大多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办事情不喜欢拖延,往往会是一个急脾气。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尽量满足宝宝的速度要求,但也要在宝宝今后的成长中对他进行人格引导,让宝宝的脾气不要太急,毕竟急性子的人会容易冲动,对健康也很不利。
最后,就是被动型的宝宝了。在分娩过程中,这类宝宝更喜欢接受外力的帮助。被动就是这类宝宝的一种特质,他们喜欢接受别人的帮助,期待别人对自己主动施助,而不是自己主动地寻求帮助。这样的宝宝是十分贴心的,他们大多很听话,是非常可爱乖巧的宝宝。对于这类宝宝,妈妈们要多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zia.com/jxzjd/1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