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国王感到自己很烦恼,很痛苦。于是,他命令手下的大臣,去寻找世上最快乐的人。这个大臣在漫长的旅程中,首先访问了许多当官的人,发现当官的人并不幸福,没有快乐,整天为公务所累,十分烦恼。于是,他又去访问做工的人,发现做工的人同样烦恼,没有什么快乐。他再去访问农民,农民同样也是烦恼。他以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快乐的人。终于,他在路边看到一个流浪汉,这个流浪汉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他几乎没有什么烦恼。这使得大臣大吃一惊。大臣回去把这件事翻来覆去想了几天,终于弄明白:世上本来都是快乐的事情,所谓痛苦都是自己内心产生的。
01
什么是快乐?
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由内而外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从快乐的定义来看,快乐是“身心灵”的愉悦和幸福,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快乐。人活到一定年龄就会渐渐明白,不是每个人都像表面上那么快乐。一个健谈并把你逗得哈哈大笑的人,怎么得了忧郁症?生活中有的人表面上好像都很乐观、很正面,是大家面的开心果,但是痛苦悲哀却放在心里,这叫做阳光型的忧郁症。快乐或不快乐,并不是用头脑去解读而是用内心。因为,你开心了,身体自然就会开心了,精神同样愉悦了。
02
快乐有益于身体健康
医院检查,一个被发现得了肿瘤,另一个健康状况良好。可医生却发错了病例。结果,肿瘤病人在愉悦中恢复了健康,健康人却在抑郁中去逝了。美国著名医生戴维·霍金斯博士在做过百万次案例之后从医学角度告诉人们,意念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过于考虑自己,苛求他人,时常挑剔、指责、抱怨、嫉妒,就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尤其是癌症、心脏病。而快乐的心态是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
赛斯认为所有疾病的第一个症状不是发烧、体重减轻、大便习惯改变、不明头颈部肿瘤等等,而是你到底不快乐多久了!这是我们每天必须问的问题。所以每天都要问自己“我今天快乐了吗?还要问自己,我最近快乐了吗?我过去快乐吗,我未来会快乐吗?”这句话,意思是说所有的疾病的起因,都是你这段期间多久没有感觉快乐,或是你失去快乐的感觉多久了。
从赛斯身心灵的角度来看,最早所有的疾病是起源于能量层面。当医学发展出越多的抗生素、药物,让我们以为我们能对治侵入的感染性疾病,但是人类的自体免疫疾病却越来越多。因为你只是把疾病当成侵入者,当入侵者消灭了,你认为的主要敌人不见了,次要敌人就变成主要敌人了,换成是你自己打自己。换句话说,你心中始终没有把你内在的冲突、负能量消除,所以内在的负能量就外显为对你攻击的外在疾病,或者内化为你自己的免疫系统自我攻击。当你没有外在的敌人可以对付,你内心的种种冲突就起来了。所以,我们必须到任何一个疾病,绝对不是单纯的身体的问题。好比说心脏病、高血压,是内在有个急性子、坏脾气的自己。身体是心灵的一面镜子,医生可以医治人的身体,却不能医治身体的背后心灵的痛苦,只有了解了心里的压力是什么,内心的不快乐是什么,这个疾病才能真正的治疗。
如果你会不快乐,你怎么样都会不快乐,跟所有外在的原因都没有关系,你永远都会找出一百万个理由让自己不快乐。当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经常是不快乐的,因为都想到不好的地方,这是一个坏习惯。赛斯心法的修练是一种心智的锻炼,它告诉我们,从今天开始要试着多去回忆所有过去好的回忆,必须集中火力在过去的正面的回忆上,建立一个自己的快乐的心灵堡垒。因为快乐源于心灵,一个心情好的人看什么都开心啊。
03
快乐有助于延年益寿
《箴言》说:“愉快的心,是良好的治疗;神志忧郁,能使筋骨枯萎。”(箴17:22)现代医学研究印证了这个观点:人类65%至90%的疾病与心态有关。心态影响情绪,情绪则会影响身体健康。生气时会出现脉搏、心跳、呼吸加快等症状;忧伤时会使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减少,食欲减退;恐惧、说谎会使中枢神经紧张,导致血压升高;长期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则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和摧毁。可见,只有快乐的心,才有助于延年益寿。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大卫·斯诺登,曾经对明尼苏达郊外圣母修道院的修女,总计个人,追踪了三十年,原本是想做关于身体老化跟阿茨海默症之间关系的研究,却意外有了惊人的发现,这些被追踪的修女,比同龄人看起来更年轻更健康,她们大多没有所谓的长寿基因,也不是来自于特别富裕的家庭,却意外地都很长寿,平均寿命将近96岁,四分之一的人活到了岁,经过研究,斯诺登教授发现,这些修女的大脑和同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单从大脑来看,一半以上的人已经有老年痴呆的情况。但为什么完全看不出老年痴呆,还能如此健康长寿呢?通过研究发现,修女长寿的经验与积极的动脑和快乐的心态有关:她们对学习和体育活动感兴趣;对自己幸福生活状态感兴趣,有文化当老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豁达的性格与虔诚的信仰。
另外一项调查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大卫·斯诺登又对个修女,以她们入修院的申请材料为文本。研究其内容是否使用了一些乐观或悲观的词汇,结果发现那些大量地使用这乐观词汇的修女,会比那些悲观的修女平均多活十年,尽管他们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饮食各方面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拥有快乐心态状态的人比消极心态状态的人平均寿命长7.2年,创造力要高3倍。可见,健康长寿的秘诀无关饮食,无关习惯,无关养生,而是拥有一颗快乐的心,才是健康长寿的原因所在。
04
快乐是生活的良药
谁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位英国编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并且向能够给出最佳答案的人提供奖品。当获奖名单出来之后,人们大吃一惊。他们是:一位整日劳碌、为孩子洗澡的母亲;站在自己完成的作品之前,吹着口哨的艺术家或工匠;在海边堆沙子的小孩;一位刚刚成功完成高难度外科手术,挽救了一位病人生命的医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获奖名单上加上更多的名字。
美国作家约瑟夫·纽顿说:“如果对各种形式的快乐进行观察和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快乐的人在做某件事情时都心无旁骛而且充满兴趣,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全然忘记了自我。人类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会像沙子堆成的城堡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消失。如果某件事情变得不朽,那是因为人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充满了一种忘我精神。”
现代人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内心的修炼和欲望不成比例,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自己。也会遇到哪位国王烦恼和痛苦。如果你想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就要像在海边堆沙子的小孩一样,每天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做你最喜欢的事情,这是一种莫大的快乐。然后,每天重复这种快乐的做事方式和做事心情,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天长日久,这种习惯就会养成一种快乐的心态,然后让心态转化你的性格,让性格转变你的命运。性格不是天生的,性格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所以,要让你的命运出现转机,就要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当我们认真思考一下的时候,就会发现,道理是很简单的。只要我们愉快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多创造一点点美丽、一点点快乐就可以了。这个道理太简单了,以至于没有人发现。如果我们不快乐,心情郁闷,对自己的生活很不满意,只要我们遵循这条原则,就可以赢得奖品。
05
如何培养快乐的习惯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快乐和幸福,而事实上,一个人是否快乐和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财富、名誉、地位,环境、学历、出身,更取决于他的习惯和心态。更确切地说,幸福是一种能力,它包括对生活中诸多美好的感知能力,也包括因其内在的精神财富和智慧而产生的一种包容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可以培养的。以下从哈佛大学推荐的二十个快乐习惯中选录的十条,并结合圣经名言,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学会感恩。经上说“应常欢乐,不断祈祷,事事感谢。”(得前5:16-18)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们的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怀有感恩之情,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感恩将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感恩将使你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围。
二是明智的选择自己的朋友。经上说“与智慧人往来,可成智慧人;与愚昧人作伴,必受其连累。”(箴言13:20)据哈佛统计,影响个人幸福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人际关系。所以如果你想变得开心的话,要选择和乐观的朋友在一起,他们能欣赏你真实的自己,让你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快乐,有意义。同样一个不能让你提升,总是带来负面情绪的人,不可避免地会让你变得悲观没有自信,阻碍你的成长。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与我们最亲近的人决定了我们的成功水平。
三是培养同理心。经上说“应与喜乐的一同喜乐,与哭泣的一同哭泣。”(罗12:15-16)每个人看待问题都有自己的角度,从而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处理问题,由于受到眼界和智慧的限制,我们很难抛开自我偏见来认清事情的本相,但如果我们当我们能时时刻刻代替别人,站在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们更能用同理心和同情心,就能客观有效地看待处理问题。能使棘手的问题和矛盾化于无形,生活中就会少一些冲突,多一点快乐。
四是不断学习。经上说“获得智慧,胜于获得黄金;获得智识,胜于获得白银。”(箴16:16)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一旦停止学习,我们就很容易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难面对新经济时代的挑战。通过学习不仅使我们变得睿智、豁达并有创造力;还可以让我们变得谦卑,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学习让我们保持年轻,梦想让我们充满活力。我们运用大脑,进行运作的时候,我们就不大会想不开心心的事情,我们会变得更开心和满足。
五是做你想做的事情。经上说“不要消灭神恩,不要轻视先知之恩;但应当考验一切,好的,应保持。”(得前5:19-21)我们喜欢做的事往往就是我们的天赋所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往往会不计回报地全心投入,会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即使有挫败感,也会被你对这件事的激情所淹没。既然我们成人生活的三分之一时间都在工作,那么做我们想做的事对我们的整体辛福感就有很大的影响。用心倾听内心的生意,不要太在意外面的掌声。如果现在不能做你想做的事情,那就试着在你现在的工作中寻找快乐和意义,或者培养一个你喜爱的兴趣。
六要生活在当下。经上说“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玛6:34)你感到沮丧,是因为你活在过去。你会感到担忧和焦虑,是因为你活在未来。你今天的状态,是昨天的行动所产生的结果;而你今天的行为又决定着未来的状态,人生是单行线,我们无法回到过去重来一遍,而面对未知的明天,忧虑和担心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过好当下,把今天的日子过好,美好的未来才成为可能。
七是要积极乐观的心态。经上说“愉快的心,是良好的治疗;神志忧郁,能使筋骨枯萎。”(箴17:22)对于开心的人来说,玻璃都一直是半满的。每当你面对一个挑战时,如果你倾向于想象最坏的想法,那就自我转换这种情况。告诉你自己一个状况中的好处或者你从中学到的东西。乐观肯定能驱动成功和幸福感。笑是对抗生气或沮丧最有力的的东西。研究表明简单的嘴巴上扬也可以增加你的幸福感。不要把生活看的太严肃。要学会在每日的奋斗中寻找幽默感和笑声。
八是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放手。经上说“我只顾一件事:即忘尽我背后的,只向在我前面的奔驰。”(斐3:14)每个人都有局限性。而且有时候尽管我们很努力做一件事情,但是总会事与愿违。所以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放手。当我们认真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这件事所产生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在经历过努力之后有没有称为更好的自己。当你尽了全力,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没有没有遗憾了。
九是好好照顾自己。经上说“你们原是用高价买来的,所以务要用你们的身体光荣天主。”(格前6:20)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关键。如果你身体不好,你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快乐。确信自己吃得好,做锻炼,找点时间休息。好好照顾你的身体,大脑和精神。一个照顾不好自己的人,是没有能力照顾好别人的;一个照顾不好自己的人,是不能被人信任和委以重任的,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十是学会常常给予。经上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宗20:35)学会给予是最能确保你心情好的方法之一。人们做好事,他们的大脑变得活跃,就好像当你经历别的奖励时,大脑所受的刺激。所以,那些关心别人的人要比不大关心别人的人更开心。没人是完美的,接受你自己所有的不完美,也要这样对待别人。给予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馈赠,也包括包容、接纳、鼓励和赞赏,若发现别人在困境中,尽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并且使它们有所成长。
结语
基督徒面对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的世界。走在人生漫长的旅程,忙碌着错综复杂的生活,许多时候,让我们看不清,甚至忘记了回家的路。所以,我们要学会在休息,学会静思和默想。经上说“昼夜默思上主诫命的,像这样的人才是有福的!”(咏1:2)据哈佛统计,平均有过8次默想训练的人要比控制狂多开心20%。这样的训练可以导致大脑结构变化,包括海马体黑色物质的密度,其对学习和记忆很重要,是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帮你排除一切外部的杂念,回归最初的内心状态。我们处在一个纷繁多变的时代,每天抽出一点时间静思和默想,可以帮助我们回归本真,找回真正的自我,找回那条通向永恒归宿的朝圣之路。
凌阳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zia.com/jxzhq/8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