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子 > 急性子别名 > 正文 > 正文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父母的影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27 10:43:17

育儿之路,婉转曲折。作为父母,我们总是百般担心,担忧孩子成长路上布满坎坷。所以一旦觉得孩子的行为不妥,就想去改变他。

1

我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样

我性格太内向了,希望我家娃能够开朗一点;

孩他爸是个急性子,孩子以后可千万别也是个急性子;

.......

在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家长们这样操心自家孩子。

简而言之一句话,我不想孩子跟我一样。这句话,在妈妈们聚在一起聊天时,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天下父母心,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不要走我们的老路,吃我们的老亏。内向的家长曾因不善交际困扰,于是希望孩子外向一点,多交点朋友。

可是,在我们口口声声说着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样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不能跟我们一样?

孩子天天与父母在一起,必定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再加上遗传因素的影响,肯定会和父母的性格行为相似。如果还是要拿其他孩子来比较,坚持去改变孩子,只会徒增烦恼,多加几分焦虑。

2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急性子爸爸养出急性子孩子;

书呆子爸爸养出书呆子孩子;

胆小鬼妈妈养出胆小鬼孩子;

以前老家附近有个麻将馆,门口摆了几台游戏机,每天一放学就好多孩子围着,一直玩到天黑。本该是好好学习的年纪,却天天以这种方式消磨时间。

至于孩子们的家长?

就在那麻将馆坐着,也是常客一位。

孩子爱玩是天性,但如果玩得忘了正事,不知今夕是何夕,这样下去只会是玩物丧志的后果。

人们常说“我若盛开,蝴蝶自来”,套用在父母身上也是相当合适:

你若足够优秀,孩子自会精彩。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说过一个故事:年少时我曾跟着母亲去捡麦穗,结果母亲却被看守人打了一耳光,多年后,我与母亲再次与看守人在集市上相遇,看守人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我想过去报仇,却被母亲劝住,母亲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这就是我的家风。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是身教重于言传。

3

尊重孩子,接纳自己

如果我们家长没有尊重孩子,就会觉得孩子有问题。孩子内向,喜欢一个人玩,并没有问题;孩子不喜欢和陌生人说话,也挺正常;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这个世界。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孩子不好?

还不是我们自己的心理作祟。因为自己性格内向懦弱,常被人嘲笑,就担心孩子性格不够开朗,以后在交际中出现类似情况,担忧着晚上都睡不着觉。我们不希望孩子跟我们一样,可如果我们不去改变,孩子最终还是会和我们一样。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可能我们无法真正的改变自己的本性,可面对孩子,我们可以选择,是用消极的担忧还是用乐观的微笑去面对孩子。这些小细节,其实孩子都看在眼里。比如说带着孩子主动和邻居朋友打招呼,孩子看到你的笑脸,他也会学着去和人打招呼。

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性格缺点,当自己已经发自内心接纳了自己,那么孩子身上的这些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而关于孩子,我们还有很多很好的品格要去慢慢教给他们。

4

和孩子一起成长

常听家长说:孩子大了,什么事都藏在心里,话都没半句。可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帮助他,只能干着急。这种情况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父母成长速度没跟上孩子的成长速度。

小时候,孩子不懂事,父母就是天。

孩子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家长随便瞎扯就能够蒙混过关。

但是到了青春期,如果家长没跟上孩子的发展角度,就会慢慢喝孩子成为两个世界的人,代沟也就随之而来。

孩子读的书,你一本不知道;

孩子听的歌,你只觉得太吵;

孩子看的电影,你听都没听过;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家长要如何去了解孩子的心灵世界。

如果你在麻将屋里挥汗如雨,就不要怪孩子不努力学习。

如果你在酒局饭局上流连忘返,就不要怪孩子跟你疏远。

如果你总是大吼大叫,不要指望孩子讲道理。

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不知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开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和引导至关重要,想改变孩子,首先必须改变父母自己。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zia.com/jxzbm/923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急性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