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家里有个“急性子”的孩子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每天晚上吃完饭散步,是小华一家人的习惯。按理说别人的家庭,都是父母催着孩子出门。到了小华家却正好反过来,每天都是上小学的儿子,催着妈妈快出门。这天吃完晚饭之后,一家人准备出门散步,妈妈忙着上卫生间洗手,做这些琐碎的事情的时候,儿子在一旁不停地催促“妈妈快点你好了吗?”、“妈妈你倒是快点呀!”。
儿子一句句催得妈妈心里发慌,她只能不停地跟儿子说别着急,到了后来小家伙实在等不了了,竟然在门口打起了滚,一边哭一边闹,这让妈妈非常难堪。其实不光是小华的妈妈,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验,孩子在平时性子比较急,遇到一点事就暴跳如雷,让做父母的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一.“急性子”小孩的专属特征
1.性子急、易暴躁
这里的速度快,绝对不是那种做事有条理、效率高的“快”,而是孩子经常会出现莫名烦躁的情况,稍有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就会指责别人,他们会通过这种发脾气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这种快已经有些病态,比如为了催促妈妈早点出门在原地打滚的小华,这已经超过了小孩急性子的范畴。
2.待人接物总是“三分钟热度”,缺乏韧性
性子急的孩子做事都是刚开始热血沸腾,到后来却很难坚持下去。今年过年的时候,给小侄子买了一套乐高玩具,小家伙刚拿到爱不释手,但拼了五分钟之后就彻底闲置在一边了,并且把整个家搞得乱七八糟,完全没有要收拾的概念。当问他为什么不玩的时候,他能顿时找出一大车借口,甚至父母说得太多,他还会眼泪汪汪地看着大家,实在是太过“戏剧化”了。
3.耐不住性子,经常分神
很多孩子在课堂上经常会开小差,有时候并不是他们自己能控制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他们看起来非常焦躁,眼睛东张西望,思绪已经飞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这时只要窗外有什么动静,他们绝对是第一个听到的,并且会毫不犹豫地扭头出去看,让他们坚持半个小时,都是一种奢望。
二.孩子“急性子”的原罪
1.年纪小的时候缺乏时间观念
三岁之前的孩子几乎没有时间观念,只要大人让他等,他就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等待,而急性子就是他们用来表达不满的方式。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温顺,自然不会有特别过激的行为,而那些本身就比较容易着急的孩子,经常会没法等待大人,常常采用哭闹或是暴力行为来引起大人的注意,从而起到催促的作用。
2.家长本身就是急性子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家长都没有办法耐心做一件事情,也没有办法耐心等人,孩子看到了自然会模仿家长的行为。一开始可能是好玩,到了后来习惯养成了,自然很难再去改变了,在面对同样事情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比家长表现得更加着急。这时家长也只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纠正孩子的急性子,让他们不要过于暴躁。
三.“急性子”不止是性格问题,更影响长远发展
1.情绪管理比较差,情商低
急性子的孩子往往在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时,就会“竹筒倒豆子”般地全部说出来,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只要自己不高兴就写在脸上,让周围的人非常尴尬。一旦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非常焦虑和暴躁,对着身边的同事或者朋友发脾气,给别人带来非常不安的感觉,长久下去大家都会远离他。
2.做事没有耐心,缺乏主见
为了快速完成一件事情,急性子的孩子往往没有太多的耐心,他们不考虑事情最后会完成到什么地步,只关心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没有耐心,甚至有时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最后出来的效果让自己和别人都不满意。
更有甚者,为了节约时间,会变得非常没有主见,只要听到能够完成这件事情,他们不惜减少必要的步骤;一遇到不顺心的情况,就会立刻嚷嚷着要结束。这样急性子的孩子大多没有耐力,做什么事情都很难坚持下去。
3.注意力难以集中
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和别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zia.com/jxzjd/1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