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到了,有一种说法,夏季保健需要养心。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扒一下心脏的神秘面纱!
心脏位于胸中部偏左下方
体重大约~克
心脏是人体发动机为全身输送含氧量高的动脉血
回收含氧量低的静脉血
为每一个细胞输送能量和氧气
心脏是个永不休假的工作狂按心率75次每分钟计算:
每天跳动10.8万次
让全身血液循环次
每天泵血总量加起来大约8吨
是其自身重量的三万倍
每次跳动时
用0.3秒完成收缩工作用0.6秒舒张时休息
心脏,是身体里“工龄”最长的器官
大概从我们还是一个8周(孕周)大小的胎儿时起
它就开始不停的泵血了
心脏是人体非常“节能”的器官仅依靠一套独立的血管网---冠状动脉
给自己供能
不过,一旦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
就会影响心脏自身供血
出现胸前区疼痛
如果不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可能会非常致命
熬夜、加班、过度疲劳可能会它撂挑子即使很短暂的停跳也会带来致命影响
心脏的“泵”血一旦停止
身体各器官就会缺血
没有“余粮储备的大脑
失去供血4~6分钟就会坏死
8分钟就可能会出现“脑死亡"(植物人)
心脏病仍是全球死亡疾病的头号杀手!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报告:
每年万人因心血管病死亡
心血管病是全球女性的首位死因
年全球约有2.8亿女性患心脏病
世卫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在过去的20年间
由于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人数
达到了总死亡数的16%
警惕!心脏不适的症状心脏是个急性子
它不舒服的时候一般会通过胸痛来发出求救信
心脏不舒服也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症状:
?头晕眼花
?耳垂有折痕
?牙痛、嗓子紧
?心前区疼痛
?心慌
?背部、左侧肩胛手臂、颈部疼痛
?情绪波动、剧烈运动后憋气等不适
?下肢浮肿
伤害心脏的7种行为1、生气
“气急攻心”是有道理的,生气时心跳加速,大量血液涌向心脏,心脏工作量加倍,出现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概率都会增加。
2、使劲排便
排便时不宜过分憋气用力,否则胸腔压力会瞬间升高,回心血量也会减少,从而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3、猛回头
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有斑块,应避免猛回头等动作,以避免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堵住心脑血管,引发心梗、脑梗,甚至生命危险。
4、过度疲劳
通常情况下,劳累不会导致心脏病但过度劳累会使心血管系统承受较大压力。心脏病患者本身就处于代偿/失代偿的边缘状态,过度劳累会加重心脏负荷,打破平衡。
5、吃太撑
饱餐后,为了充分消化吸收食物,血液会大量向胃肠道分流,心脏供血相对减少,增加心脏病突发风险。
6、气温太高或太低
低温时
低温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一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冠状动脉痉挛/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心绞痛或心梗。
冬季,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7%。
高温时
高温一出汗多(未及时喝水)一血容量偏低一内脏血流量减少一诱发血压波动、冠心病急性发作。
夏季当气温超过33℃,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
7、喝酒
饮酒后数小时内,血管都处于扩张血流加速的状态,可暂时降低血压但心率会随之加快,心搏出量增加容易导致心脏病急性发作。
保护心脏有方法1.常运动
每天最好坚持不短于30分钟的活动,可一次性完成或分3次进行,每次10分钟,可进行慢跑、跳绳、舞蹈、骑车、步行等
2.不挑食
减少摄入盐,多吃蔬菜、水果、粗杂粮、肉、鱼类或低脂乳制品等。适当多食坚果果仁,如食用杏仁等富镁的果仁,可防治心律紊乱,养护心肌,少发生冠心病及心源性猝死等。
3.控体重、减腰臀
国际上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建议将BMI控制在18.5~24.9的范围内。
腰臀比=腰围/臀围,男性腰臀比小于0.8,女性小于0.7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较低。
4、戒烟酒
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对血管造成伤害。酒精的安全摄入量为0,最好不喝,如果不得不喝,也越少越好。
5、清洁口腔
牙龈疾病与心脏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
6、稳定情绪
生气、悲伤失控时,心律失常、急性心脏病风险增加,相反,乐观者心血管事件低35%。
7、定期体检
普通人群每年要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各类心血管疾病、心源性猝死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医院进行全面心脏检查。
安美信
健康管理
让您安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