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快乐的妈妈,会培养出一个不快乐、不自信的孩子。反之,一个快乐的妈妈,则会培养出一个敢于做自己、勇敢自信的孩子。
你有没有想过:就算经历了同样的事情,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每天都很快乐,有的人却习惯性地郁郁寡欢?
你也许会说是他们的性格使然,可是,性格又是怎么来的呢?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人的性格拥有某种天生的生物属性。
譬如糖皮质激素受体更活跃的人,天生的抗压性更好,而皮质醇水平更高、心率更高的人,更容易自我压抑、烦躁和焦虑。
除了先天的生物属性,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还取决于Ta的成长过程。影响最大的便是生命早期的依恋过程。
1、妈妈的不高兴,孩子的不自信
著名导演姜文在做客《十三邀》的时候表达过,自己这辈子最大的失败,就是处不好和母亲的关系。
他在节目里说:“我很想让她高兴。比如拿到戏剧学院通知书的时候,我告诉她,觉得她该高兴了吧,可是她却说‘你那一箩筐衣服还没洗呢,别和我说这个’;后来又给她买房子,觉得她该高兴了吧,可她还是不高兴。”
因为妈妈的不高兴,姜文说自己经常“不自信”。
2、静止脸实验
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研究者先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
然后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这个实验中,孩子是如何表现的呢?
实验之初,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很开心。
静止脸实验开始,母亲面无表情。孩子已经发现不对劲,开始想办法引起母亲注意。
孩子继续尝试让母亲与自己互动,但是母亲仍然面无表情,最后孩子开始崩溃哭泣。
对于孩子来说,在母亲对他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他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婴儿一开始会持续尝试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他们会不断的重复这一个过程,失败了以后会走开,感到悲伤,然后他们又会从头再来一次。
一次又一次尝试,失败,失败,再尝试。
那些常常被忽略甚至被虐待的孩子,他们会开始形成自我安抚的行为,比如啃指甲,抓自己,然后不再理睬父母。
但还有一些婴儿可能会变得特别沮丧,以至于他们根本没办法安慰自己。
在孤儿院的一些婴儿,虽然吃饭穿衣都有人照料,但是没人和他们说话、玩耍,也没人安抚他们,这些孩子发育特别迟缓。
不过好消息是,那些成长于忽略环境甚至虐待环境的孩子,如果能进入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发展就会改善。
3、妈妈的辛苦
平常,养育孩子的担子,几乎都落在妈妈们的身上。而对孩子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可以说是天性,是上天赋予妈妈的能力。
因为这能帮助孩子远离危险,甚至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这样的细心和敏感,爸爸不如妈妈。
但也正是这样的缘故,更多的妈妈拥有了一颗敏感心。而且养育孩子的压力越大,就越敏感。
在临近失控或者已经失控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被不良的情绪紧紧包裹。
所以说,妈妈的敏感是好事,但是要有度。
因为太敏感的,容易陷入猜疑之中。
比如刚刚开学上幼儿园的孩子,面临第一次的大分离。
内心的恐惧,对环境的不适应,肯定会让孩子产生一些抵触心理。
不同的孩子,会表现的不一样。
而此时也是妈妈最敏感的时候,她担忧孩子在园所的生活,能不能吃饱,能不能融入,老师会不会批评孩子?
就算孩子适应了,又会担忧孩子是不是得到了老师的青睐,有没有得到同学们的欢迎。
保持这样的敏感心,是爱的体现。为人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心。
但是不能变的过于敏感。在孩子的成长上,最好保有冷静和耐心。
比如有的妈妈看到老师发照片,没有自己的孩子,就赶紧问老师,甚至要老师补一张。
老师又要上课,又要照顾孩子,哪有时间把几十个孩子都拍一遍?
还有的妈妈,见到孩子没有被选择去升旗或者上台,就说要轮流来。
其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总是能占据被重视的C位,可没有考虑实际的教学安排和孩子自身的能力和兴趣。
假如把自己在职场和生活中遇到的焦虑转移到孩子的教育中只会制造麻烦。
4、好好听孩子说话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倾听是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
当发现孩子越来越叛逆,不论你说什么,都喜欢跟你唱反调,跟你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
你想跟他好好说话,想要走近他,他却一副不愿意搭理人的样子。
你是否一度觉得特别委屈和沮丧,那是因为你从来不会好好听孩子说话!
我们常常怪孩子不听话,却从未反思,从来就没有好好听他说过话。
在育儿问题上,不能做一个急性子,往往孩子这边还没张口,父母已经急不可耐地噼里啪啦说一堆。
于是,渐渐地,孩子也学会了沉默,不再倾诉。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存在性焦虑”,是指当孩子无论说什么做什么,父母都是一种冷漠和敷衍的态度,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没有存在感的,是不被爱的。
其实每一个孩子,最开始都是愿意跟妈妈倾诉,也是愿意听妈妈话的。
只可惜,我们总会一不小心就犯一个同样的错误:忘记好好听孩子说话。
注:本文及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孙景祥——从军营走出的家教领军人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对当代家庭教育创始人、吉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孙景祥老师做了题为《从军营中走出来的家教领军人》的专题采访。专访节目于近期在央视《发现之旅》的“人文中国”栏目黄金时间播出。温馨提示:吉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是由社科联主管,民政厅登记注册的省级家庭教育学术研究权威社会组织。面向全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与推广工作,承担着全省教育系统、妇联系统家庭教育指导(师资)的培训工作,以及基层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学校的家长学校建设指导工作;同时,支持民办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与培训。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研究会不断创新发展,开创新时代家庭教育新局面,为吉林省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吉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一个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