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子 > 急性子功效 > 正文 > 正文

面对孩子的成长,收起你的急性子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2 13:06:11

世间万物皆有定时,

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

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

在哪个年龄段就做哪个年龄段的事情,

不断催促只会让孩子的成长徒增压力和烦恼。

曾有相关部门,通过对名学生进行调查,让孩子们说出最厌恶父母身上的6种行为,孩子们的回答分别是:

1、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

2、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自己。

3、父母的催促跟唠叨让自己不胜烦恼。

4、永远将孩子看成是不懂事的,什么都要管。

5、将子女作为攀比工具拿出去炫耀。

6、明明自己不懂,还老是喜欢拿大道理教育别人。

由此可见,催促、唠叨,已让很多父母不知不觉中成了孩子心中讨厌的人。

儿科医生和科学家已发现,孩子有自己的生理节律反应:

1—2岁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只活在当下。

2—2.5岁,孩子对时间稍稍有了一点概念,了解了“先后”。

2.5—3岁,孩子的时间观念飞速发展分得清“过去”、“现在”、和“未来”。

4岁的孩子能描述在幼儿园干了些什么,却不能描述具体时间干了什么事情,

5岁的孩子才可以做到。

6岁的孩子喜欢听过去的故事,不过,类似于半小时、20分钟之内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他们没有概念。

7岁的孩子,可以分清时间概念了,可是却是成长磨蹭的高峰,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其实并没有接受特定时间做特定事情的节奏。

也就是说,7岁前孩子的磨蹭是有其可推的生理因素,是不可避免的。

而7岁以上到小学阶段,家长的这种行为也会让孩子的身体跟心思无法到位,对孩子的自信心、判断力、时间观念等一系列成长中的重要因素造成影响,这些影响会也延伸到孩子以后的人生历程。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的榜样,

而不断地催促实际上是不尊重孩子的生理跟心理发展规律,

用成人的思维教育去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

对孩子是一种不尊重,也是一种越界。

做什么事都心急火燎的孩子,很难静下心来发展自己的兴趣;

而慢吞吞的孩子,反倒能够自得其乐,享受当下。

不用为孩子的磨蹭而焦虑,不要做孩子童心与好奇心的“杀手,”

请让我们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做一个不催促的家长。

end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zia.com/jxzgx/9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急性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