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项目管理铁三角?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印象,三角其实是一个最稳固的结构。
无论是架桥还是其他的工程建筑中,经常会使用三角形来增加其稳定性。
在项目管理中也有一个很经典的理论基础,那就是“项目管理的铁三角”。
经典的项目管理铁三角包括时间、资源/成本和范围/质量。
其实,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有说到过,时间(工期)、成本和质量是项目管理中三个互相制约的因素。
所以你可以这样去理解铁三角的含义:
所谓“铁三角”,指的是三者中任意一方的变动都会对其他二者产生影响。
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
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对其中一个因素进行变动的时候,其他的因素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这是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项目经理印在脑海中的非常基础的理论。
在日常工作中,项目经理最容易接收到的一个信息就是“压时间”。
如果你忘记了项目管理铁三角的话,那就很容易把其他的因素排除在我们的思考范围外,单纯的考虑时间变动的影响。
最后你会发现,在交付的时候会暴露出来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
02多快好省意味着什么?
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我们经常会接收到的一个信息是“多快好省”。
其实这种需求往往不是从团队内部来的,更多的是来自于管理层或领导层。
其实领导提出这样的需求,一方面是有来自与外部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于产品有美好的期望。
但是这样的一个期待,对项目铁三角来说是很大的一个冲突和矛盾。
我们不妨仔细来看一下,“多”指的是范围,“快”指的是时间,“好”指的是质量,“省”指的是成本。
当他们各自都需要达到最优的时候,其实这已经违背了整个基本的常理。
那么这样的一个要求它合理吗?
可能在真正的项目当中,很多人会回答说,“合理又不合理”。因为从外界对于项目的期许来说,它存在即合理;但是对于从实际考量和项目的可行性来讲,会出现问题。
当我们收到这样需求的时候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项目计划的时候,把需求中不可行或可行性比较低的部分,通过我们的计划,使其向可行的部分靠近。
所以,在计划的过程当中,项目经理需要衡量范围、质量和时间各条线的情况,逐步达成一个最优解来应对“多快好省”这样的一个目标。
03铁三角理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在使用铁三角理论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这样的问题:
虽然项目管理铁三角是重要的项目管理基础理论,但并不是项目管理中的所有工作都可以基于这个理论的。
因为项目管理中有一些工作量是无法估算的,比如说性能的调优或者研究性质的工作。
我见到过这样的一个情况,一个新的项目经理进入到一个研究型的团队当中,就发现这个团队从来不做计划。
他们说,“计划对我们没什么用”。
那项目经理就强烈要求,必须给出一个估算。团队说,“好吧,15天”。
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就会发现偏差越来越大。
到10天左右的时候,就有人告诉项目经理,“对不起,我们这个项目需要30天完成”。
不难发现,像这种研究性质的工作,其实很难通过早期的规划或者是估算,做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计划。
这部分工作有时候会脱离于范围与时间的关系这样的一个基础理论。
所以,对项目管理铁三角理论需要加以判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04关于铁三角理论的五个思考
在“铁三角”理论的背后,我们也会有一些思考。
首先,成本、时间和质量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的。
其次,所有的因素是有上游和下游之分的,对需求的管理是整个项目最上游的一个源头。
我们要做什么,对需求的细节是否了解到位,对需求背景是否真正了解,这些是对需求管理非常重要的环节。
当需求在后面发生明显的变化,或者需求本身不靠谱,就会造成整个“铁三角”的混乱。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在项目前期就加强对需求的管理,对项目下游的管控就更有把握。
第三点就是,单纯加人是个“焦油坑”。
项目经理经常被要求压缩工期,或者项目本身就给了一个看起来不可能的时间。
这时候,我们经常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班”或者“加人”。
这两个方法,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能滥用。
短期加班虽然可以暂时解决问题,但是长期加班是以牺牲质量前提的。
如果加人的话,增加一个人,就会增加N个复杂的沟通渠道。
当你加了更多的人,就会发现项目的沟通变复杂了,项目的效率更低了。
所以,加人这件事是需要谨慎面对的。
第四点,时间总是最容易被确定的因素,也是最容易被重视的维度。我们需要克制自己追求时间的冲动。
因为项目经理经常会和时间绑定在一起,所以项目经理通常是目标导向,很多人都是急性子。
所以我们总会觉得如何缩短工期是项目经理最重视的部分,也通常给人留下一个印象是说,项目经理也许除了时间之外对其他都不那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zia.com/jxzgx/1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