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对孩子生活的影响
未成年人应用互联网能做哪些事呢?根据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不同学历段的未成年人把互联网当做认识世界的窗口、日常学习的助手、娱乐放松的途径、自我表达的空间、认识朋友的渠道、便利生活的工具。
虚拟世界对孩子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中学生而言,虚拟世界的不良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图像化、网页快速切换的特点会影响孩子进行深度思考。第二,网络庞大的信息量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使孩子思维混乱。第三,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难以辨别真伪,孩子接触到偏激的观点可能被灌输错误的价值观。第四,孩子如果接触到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可能丧失规则感,乃至道德滑坡。第五,在网络世界,虚拟的关系真假难辨,孩子容易受到欺骗,进而影响现实的人际关系。如何指导孩子认知虚拟世界
孩子每天花多少时间用来上网?据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未成年人在工作日的日均上网时长不超过1个小时,节假日略有上升,大概1-2个小时。家长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合理安排孩子的上网时间。
安排好孩子的上网时间,还要了解孩子上网做什么。根据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大多数初中生上网是为了学习,其他用途还有听音乐、玩游戏、聊天、看短视频等。
这其中,哪些活动容易使孩子形成网络依赖呢?形成依赖的正是孩子上网经常从事的活动,比如游戏、短视频等。有些家长误以为网络依赖就是“网瘾”,其实两者在严重程度上有本质区别:网瘾是一种病态,而网络依赖反映的是孩子对游戏、短视频等活动的喜好。
容易形成网络依赖的活动?
游戏、玄幻小说:满足心理需求短视频:放松、搞笑社交、聊天:被肯定、被重视的情感需求什么样的孩子容易网络依赖?
现实生活无趣、学习成绩不好、总被批评的孩子。
为什么形成网络依赖?
用虚拟世界补偿现实生活、逃避竞争、缓解压力。
指导孩子识别和回避不良信息
不良信息指淫秽色情、暴力血腥、自杀自残、封建迷信、歪曲历史的信息。识别和回避这些信息,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不去浏览。最好将手机调整为“青少年模式”,并安装过滤软件。有些信息一旦打开就无法关闭,或者弹出中奖信息,诱惑孩子点击。有些信息虽然不是不良信息,但充斥着炫富等错误的价值导向,家长要警惕这些不良信息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
遵纪守法,安全上网
网络暴力是指在上网的时候遭到讽刺、谩骂、被恶意骚扰以及个人信息被公开等。避免网络暴力需要孩子从自身做起,不讲脏话、不骂人、不骚扰别人,还要尊重其他人的隐私,不随意转发来路不明的信息等。有些孩子喜欢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zia.com/jxzbm/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