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古诗词痛苦吗?还好,只要热爱喜欢就简单。学医背药名用法难受吗?还好,毕竟学的是救死扶伤的知识。那你要背的诗词都是药名呢?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一波我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文化储备,还巩固了中医药学知识,看起来是有用加倍呢。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有哪些优秀的中医药诗词吧。当然不需要你背哈。作为一个中医文化爱好者,你是自由的。
中药入词,寄托乡愁
定风波·静夜思
[宋]·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南宋诗人辛弃疾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等24味中药名搭配在一起写了这首词。
这首词,把一个深闺中的妇女,在战乱年代独守空房,思念在沙场征战的丈夫那种悲切凄凉的心情,抒发得淋漓致尽,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集药名次韵[宋]·洪皓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诗人十分巧妙地将五位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执着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情,感人肺腑。
中药入家书,情真意切
母亲高堂: 来信郎读(狼毒),今书白纸(芷)。 知母酸辛,独活空房;夜卧荆芥,日饮豆根。闻之血竭,似剑穿胸(川芎)! 儿穿山甲,披满天星;苦战生地,绵马贯众。思母续断,难为苦参! 云母自重,轻粉厚衣;冬当防风,夏避蜈蚣;春食山药,秋尝桂肉。 常山崎岖,行防滑石,万事细心(辛),不急性子。 夏尽蝉蜕,示儿当归。天高地黄,儿当回乡(茴香)! 叩母千年健安! 不孝儿敬上(每句含一药名,共含29味中药名)
中药入诗,朗朗上口
几千年来,一些文人学士与中草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借用药名中的字义或谐音,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意,让枯燥的草药名给人以闲情逸致与美的享受。
采地黄者[唐]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作者通过采地黄这一具体过程,把采挖者那种艰辛和痛苦的生活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季春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问泽兰。夏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秋菊开花遍地黄,一日雨露一回香;牧童去取国公酒,醉到天南星大光。 冬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时,门外户悬白头翁。
闺思常山相思夜,红娘薄荷裳。首乌杏仁老,独活木香房。更漏穿心连,风掠半夏凉。唯伴前湖月,遥闻桂枝香。
(含十二味中药:常山相思子红娘子薄荷首乌杏仁独活木香穿心莲半夏前胡桂枝)
燕归梁·药名遥侣白纸无情对影单,半夏鹊声欢。思君当归理金簪。忍独活,梦西番。王孙宝刃,天雄汗血,防风夜披毡。赤箭射缺玉门关。铁衣冷,思东川。
词中嵌白芷、半夏、当归、独活、王孙、天雄、防风、赤箭、铁衣九味中药
怀旧事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
诗中嵌马兰、王孙、羊桃、郁李、志远、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药
古出塞天雄志远忆当年,赤箭长刀镇远巅。剑戟如柴胡虏惧,兵声似水银光延。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当归写泪笺。此夜防风多野火,王孙意气守关边。
诗中嵌天雄、志远、赤箭、柴胡、水银、云母、当归、防风、王孙九味中药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诗词对联都是借中药名的字面意思来表达主题,不仅很押韵,而且很优美,有才亦有趣。我们既可以感受中医药文化韵味和文学性,也可以领略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历史面貌。
以上只是部分中医药诗词,如果你有看到其他很棒的作品,可以推荐给我们哦。
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