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急性子 > 急性子别名 > 正文 > 正文

家有小磨蹭怎么治这篇文章不能立马解决您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27 11:46:38

快点啊,再磨蹭就要迟到了!

一小时你就写这几个字啊,你瞎忙啥呢?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再这样以后你***别玩了!

……

会不会有家长说:我怀疑你在我家装了监控!

许多家长反馈:孩子磨蹭真的让人抓狂,吼也吼不动,奖励也激励不起来,列个时间表完全不照计划走,为此相关书籍也看了不少,但是完全不见效,我急我的,他慢他的,简直是崩溃!

别慌,咱们成年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会拖延,何况小孩子呢?对待孩子要有“牵蜗牛散步”的心态。同时我想问家长几个问题:

您了解您家孩子为什么磨蹭吗?

您和另一半在家有拖延现象吗?

您有针对孩子的磨蹭原因给出解决办法吗?

您有坚持帮助孩子解决磨蹭这个坏习惯吗?

建议家长先去观察关心孩子磨蹭的原因,下面我们开始正式的探讨,这篇文章不是灵丹妙药,不可能读完后,孩子立马成为“效率王”。如果下面的方法可以帮您解决问题,我很开心,但是解决不了也请家长别丧气。毕竟育儿没有标准答案,我们继续探讨,最起码您知道了孩子磨蹭的根源。

01

孩子磨蹭的内在原因1.完美主义型拖延其实此类孩子相对较少,认为做事必须尽善尽美,保证天时地利人和,事情一改再改,一拖再拖,比较挑剔,孩子也比较纠结。此部分孩子是性格使然,我们可以通过性格引导,灌输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的理念,强调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强调开始永远比不开始强。2.叛逆型拖延进入青春期之后,开始对家长的命令出现与生俱来的违抗,叛逆型拖延的目的不是因为完不成或者有困难,单纯因为违抗。此部分孩子需要家长改变交流沟通的方式,不要用命令口吻沟通,必要时妥协退让。

3.恐惧型拖延

恐惧带来拖延

恐惧开始:恐惧开始本身,恐惧开始之后带来的结果。(过程无法把控,结果无法预料)

恐惧过程:恐惧过程的复杂程度和艰辛。

恐惧结果:恐惧结果的好坏所带来的评价,恐惧结果本身。

此部分孩子应当多给予激励鼓励,对其结果把控,降低预期,对其过程给予监督,指导和鼓励。

4.盲目型拖延(看不到价值/缺乏兴趣)

孩子不了解自己的角色,不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因为无法进入角色而进入一种拖延状态,无法开始学习活动。

此部分孩子需要提升内在驱动力,并且引导孩子开展活动。

5.激励型拖延

自认为压力越大效果越好,觉得最后一刻的创造力远大于日常努力。此类学生需要监督每一件事情的完成时间点,给孩子设置好每一件事情必须在什么时间之前完成,并且监督孩子的完成过程。6.回避型拖延为了回避别人对自己的成绩做出负面评价而选择不做一件事情,或者是为了给自己可能的失败找借口推脱责任而不去做事情。7.影响型拖延磨蹭的孩子要么有个急性子,要么是有个同样磨蹭的爸爸妈妈。急性子的家长特别有道德感和责任感,他们会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做完后没有成就感而是“脱罪感”(这类家长请注意,不要拿成人的节奏去标榜孩子,您要允许孩子在自己的节奏中前进);磨蹭的家长是这样的,明明答应孩子第二天8点一起去动物园玩,结果什么都不提前准备,导致第二天出门很晚,长此以往孩子觉得准时完成事情没那么重要。

02

作业磨蹭是大问题

近期我采访了一下身边的亲朋好友,大部分孩子的磨蹭,主要体现在写作业上,鸡飞狗跳的画面感相信大家一下子有了,心脏有没有一阵子绞痛。

大部分朋友给我的回复:要是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磨蹭的毛病一下子没了,要不是自己真知道,这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都怀疑这还是我家那磨蹭王嘛。

所以说还是要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不反感作业,而不是靠外在措施,越是催,越是强迫,就越会形成恶性循环,慢慢的就会弱化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家长这时候一定在想:老师你说了一圈还是没能解决问题啊,让孩子爱上学习比登天还难啊!

提升学习兴趣的确是个大难题,而且非一时之效,所以我们更要坚持“蜗牛”心态。但我们得了解孩子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一是家长前期的教育,二是孩子置身事外,感受不到学习的价值。下面我们开始从这两方面给出解决办法:

03

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磨蹭战斗#

家长的参与感

1.拒绝负面评价与唠叨

研究发现,即使是成年人也无法抗拒标签的力量。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直接、简单明了地表明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另外,家长尽量减少负面评价,总是处于否定状态的孩子,自然就缺少行动的动力。停止无休止且无效的唠叨,唠叨不过是你情绪释放的方式罢了,对孩子行为的改正毫无作用。

2.时间管理出了问题

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要将时间的管理权还给孩子,不要给孩子增加太多的压力,比如选择合适且适当的课外补习班,这样就能避免孩子因为事情太多而绝望。关于课外补习班看这篇今年国家教育部的“双减负”“教培监管司”“五项管理”会是一阵风吗?同时,家长不要害怕孩子浪费时间,就对孩子的生活安排全权负责,让他没有机会学习合理的时间安排。还有的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不能将时间对应到具体的事情上。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孩子注意时间。比如让孩子体验5分钟能做什么事、能走多远,同时还要引导孩子感知内在的时间,比如愉快时时间过得快,痛苦时时间过得慢。

3.让拖延付出代价,划清责任范围

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改掉磨蹭的坏毛病,一方面可能会忍不住出手帮助孩子,纵容孩子。其实,某些时候,让孩子吃吃“苦头”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后果承担法。比如说孩子迟到,作业没按时完成,被老师批评的是我们家长,害怕承担后果的家长为了避免老师的批评,不得不为孩子的磨蹭买单,长此以往孩子自然有恃无恐地磨蹭了。建议孩子的作业让他独立完成(必要时辅佐),如果没有完成提前和老师打好招呼,让老师和他直接沟通,他得为自己的磨蹭亲自买单。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被老师亲自沟通过后,他就知道作业属于自己的责任范围内了。孩子的参与感

1.让孩子体验到“快的好处”

只有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做事快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起来。生活中,当孩子积极的完成了作业之后,可能等来的是更多的试卷、习题和练习册,那么试问哪个孩子愿意“快”?

在孩子看来,做事快,非但没有为自己赢来更多的自由时间支配,而是更多的任务缠身,试问他又怎么会继续提高速度呢?

所以,将孩子提速之后赢得的时间,真正交由他支配,他才会积极主动变“快”。

2.引导孩子正面思考

家长要将孩子还给他自己,让他在不断地为自己做事情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孩子对待每一件事的看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尽量引导孩子从积极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如果孩子总是认为做事情没意义,那家长不妨带领孩子从枯燥烦恼的事情中寻找乐趣,为这件事重新赋予意义。(寻找乐趣的方法需要我们一起探讨)

添加老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zia.com/jxzbm/900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急性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