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家长们抱怨:“我家的孩子常常三心二意,我看到许多的小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段,专注力还是差的离谱,在上课的时候东张西望,看书时总走神......”
1、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学识知识才是未来的唯一出路;
2、还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记忆力高,成绩好,将来前途无量;
3、一些家长觉得在宝宝小的时候培养智力才是重中之重。
智商高的孩子一定成绩好吗?
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节目中说过: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备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超强专注力”,种种迹象表明,80%的孩子不是输在智商,而是专注力!
所以想要孩子学习优于常人,培养孩子专注力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父母应顺应孩子发育的规律,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
80%的孩子不是输在智商,而是专注力!
你是否常苦恼于孩子这些坏习惯?
上课开小差,小动作频发,东张西望不认真;在家写作业拖拉磨蹭,粗心大意,错误百出;写作业专注力差,一会玩玩具、一会上厕所、一会喝水;父母或老师说的话常“左耳听右耳冒”;这些都是孩子专注力差的明显表现,若持续发酵会导致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导致孩子出现厌学心理。
再高的智商在遇到这类坏习惯时,成绩也不会太好,天才少年也会被这些坏习惯所“扼杀”在摇篮。
哪些行为会消磨破坏孩子专注力?
1、父母急性子
“急性子父母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清晰,导致孩子遇事急躁不安,无法冷静来下专注的解决问题”。
2、过分干扰
“孩子看书很专注,父母常来嘘寒问暖,饿不饿,渴不渴,吃点东西等,都在无形中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3、训斥、唠叨
“孩子淘气、做错事后父母会对孩子大声训斥、指责等都会打击孩子自信心,内心无法保持镇定,做事难以集中精神”。
4、沉迷手机、电脑、电视机
“赚钱养家是借口,放任孩子是不负责,电子产品乃是破坏孩子专注力的罪魁祸首,若没有父母的约束,孩子会深陷其中,对其余的事提不起兴趣”。
心理学家桑德拉博士的团队研究发现,3-5岁是孩子“执行能力”的快速发展期,7岁后定型。
而执行能力便是孩子对思想及肢体动作进行有规划的控制心理过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专注力和自制能力。
大致意思:孩子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孩子的专注力会越来越强,但在21世纪的如今电子产品泛滥,许多孩子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我们越早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专注力,才能避免在学习阶段不会落后,那么从小(3岁~6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显得尤为重要。
3个技巧提升专注力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无关事物的干扰,导致原来的任务无法完成,而培养孩子专注力,我们越早开始培养孩子专注力,对孩子成长的帮助越大,从以下3个方面做起,培养孩子专注力更省事。
技巧一:家庭环境需简约
若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离不开身边井然有序的居家环境,一张干净的书桌、整齐明了的房间、安静放松的学习空间,这样不仅给别人一种舒适感,还能让孩子更好的缕清思绪、更容易集中精神,从而提升专注力。
技巧二:专注力家规的设立(可适当添加)
家规一:约定时间,分不同阶段完成任务
困难的事情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过量的学习任务会让孩子丧失信心,导致很难能够完成,由于孩子的注意力还很弱,不应该强硬要求孩子一次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我们可以将任务分散,为孩子制定每一个时间段应完成每个小任务。
家规二:玩具不要过多,奖励制度应丰富
有钱了,给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不让孩子受我们小时候的苦,这是许多父母的第一想法。一次让孩子具备过多的玩具,会让孩子这个玩具还没摸几分钟又去摸另一个玩具,无法将注意力放在同一个东西上,每3个小时让孩子玩20分钟玩具即可。
技巧三:专注力游戏(可适当改良)
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稳定性都会极度增强,父母可以和宝宝开展有趣的互动游戏,不仅能够强化亲子间的关系,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重点应以游戏书、游戏拼图这类为主。
宝宝对这类书籍类的游戏有很大程度达到入迷的程度,不仅能够从小培养阅读兴趣,玩的时候深圳半个小时都不停止!
养育一个孩子不光是给孩子优渥的物质条件,还要培养孩子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当然任何一种能力都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更多的付出和坚持。
End
扫面上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xingzia.com/jxzbm/8953.html